在 二胎政策开放以前,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,在金字塔型的家庭结构中,孩子既获得了最多的爱,也得到了最大的压力,他们在物质丰腴的同时,精神上可能是 孤独的,因为没有同龄人陪伴。很多家庭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,于是有些家长已经开了“混养”行动,约上三五好友,带上自己的孩子,周末去到一栋别墅里,一起 开心地生活。心理学家赵欣瑜表示,这样混养的办法,确实可以有助于单独家庭的孩子学会与他人建立关系,但是她同时建议,家长还是要维护好孩子的边界感。
●混养故事
周末混养让孩子有更好玩伴
易先生是一家科技公司的职业经理人,平时因为工作太忙的缘故,甚少和孩子有足够的交流,不过,无论怎么忙,他都不会错过周末和朋友们的家庭聚会。“我和几 个哥们通常约好几个家庭,带上自己的孩子,周末去郊区的别墅里一起生活两天,感觉很好。大人们既可以交流情感了,孩子们也有了更好的玩伴。”
记者走访调查了天河区的一些已育的白领,发现很多白领都喜欢带着孩子一起出去家庭聚会,不过大多数的家庭聚会都局限在一天,真正做到定期出去共度周末的还不多。
那么,周末共度和只是一天的家庭聚会,对于孩子教育来说,有什么明显不同呢?易先生表示:“从我自己的经验来看,一天的家庭聚会虽然也让小孩子比较开心, 但是他们不能更深入地接触,譬如如果是周末一起生活,孩子们可以体验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做家务、一起睡觉的感受,这些是普通的家庭聚会所不能提供的。”
混养的方式根据不同时间有不同的安排。“对于周末的混养,我们通常就组织大家在一起,租一栋别墅,共同度过两天的生活,不会安排太多内容,主要是感受一起 生活的乐趣,对于暑期的话,我们就会协同各个不同家长的时间,不同时间段由有时间的家长统一带领几个孩子进行一些暑期活动,如去逛博物馆啊,参加球赛之类 的”。易先生称。
●专家看法
混养能让孩子 更好学会建立关系
赵欣瑜:
家长从实践角度对混养给予了肯定,但是心理专家怎么看待这件事儿呢?心理学家赵欣瑜表示,周末混养的方式确实能够帮助孩子更快地学会与人建立关系,但是她也同时提醒家长们,要让孩子学会维护好自己的边界感。
赵欣瑜说:“现在很多家庭都是一个孩子,这些孩子在相处的过程中,被给予的爱过多,因此给孩子造成了一个不太真实的世界。当孩子长大之后,如果他发现现实 生活没有办法像家庭一样给予他那么多爱,那么这个孩子就容易造成心理挫折,结果就是孩子犯错或者一事无成。对于很多单独家庭的孩子来说,如果能有混养的机 会,确实能让孩子更好地学会与他人建立关系,让他们意识到对别人的关注和学会分享”。不过,赵欣瑜也表示,“很多家长在混养的时候,要注意男孩和女孩区别 对待的问题,不要让孩子产生性别误区,要维护好孩子自己的边界问题”。
●混养看法
吴先生:轮值家长能否一视同仁难把握
家长吴先生认为,在孩子的成长中,一点小细节都可能影响到他的身心:“轮值家长在照顾自己孩子的同时,还要照顾其他孩子,能不能一视同仁,这个很难把握。 如处理不好,会影响孩子的成长。”此外,吴先生认为,家长对孩子有“言传身教”的作用,待人处世、道德与行为准则,是需要潜移默化影响孩子的,这些重要的 问题如果由他人代劳,自己很不放心。
方老师:混养能提高孩子竞争意识
对于混养这个教育方式,在越秀区某个私立幼儿园工作方老师表示:“现在有些小朋友是托管的方式入园的,实际上也相当于一种混养吧,我觉得这种方式对孩子的 好处就是能够提高小朋友们的竞争意识,譬如起床是不是第一名,有没有乖乖吃饭,孩子们都有了其他参照物,这样对他们的成长来说不失为一件好事”。
不过,方老师也对混养表示了担心,“像托管这种方式的混养,可能不太利于家长和孩子关系的建立,因为很多家长跟我表示过,孩子对自己不是特别亲近,这大概就是托管的不好的一面吧”。
【知多D】
1.何为混养?
两个或者多个家庭把自身资源组合起来,分配时间和分享教育理念,变独生子女“独养”为“混养”。
2.“混养”准入门槛高
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,这样的家庭“混养”有较高的准入门槛。家长纷纷表示,在选择“混养”家庭的时候非常慎重,基本上以亲戚和朋友间的互助为主。“现在 家里都是独生子女,由他人代为照顾或者教育,虽然时间很短,但是我们还是很慎重的,我们3个朋友少说也有10多年的交情了,彼此知根知底,孩子也相互熟 悉。”虽然是多年的老朋友,易先生说,几个家长还是碰头商量过好几次才把“混养”这事定下来。主要有两个问题彼此几经确认,一是教育理念,如不能打骂孩 子;二是开支问题,如进行详细的开支记录,严格实行AA制等。“亲兄弟明算账嘛,10多年的交情,不能因为教育孩子给破坏了。”易先生笑着说。